广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成立于1958年6月,1999年7月由原国土资源部划归广东省管理,2000年3月,局行政管理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原省国土资源厅,事业主体独立运行,业务归口原省国土资源厅管理,并更名为广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局。
省地矿局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,下辖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(副厅级)和9个一类地勘单位、11个二类地勘单位,分驻11个地市。全局现有职工1.6万余人,其中,在职职工6600余人、离退休职工1万余人,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00余人;先后涌现出以常印佛、郭文魁、陈庆宣、刘广志、赵文津、顾功叙等6位中科院、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各类人才,1人获李四光奖、1人获黄汲清奖、2人获得“金锤奖”,是国家地质类奖项“大满贯”的省局,拥有省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5支,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人,在职正高级职称人员134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0人、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。拥有6支国家功勋地质队,1个全国地质勘查先进单位,5家全国文明单位,10家全省文明单位,1位全国道德模范,1位“大国工匠”年度人物,4位全国劳模,5位“中国好人”。
自成立以来,省地矿局始终初心不改,地质找矿成果丰硕。作为全省地质找矿主力军,先后在江淮大地共发现矿种158种,探明有储量矿产123种,矿产地2000余处。近年来相继发现和勘查评价了1个特大型矿床、17个大型金属矿床和20个中型金属矿床,共探获资源量铁11亿吨,铜348万吨,钼265万吨,钨49万吨,铅锌290万吨,金278吨,银1000吨。矿产资源勘查托起了淮北、淮南、马鞍山、铜陵等四座矿业城市,支撑了“两淮”煤矿煤电、铜陵有色、马钢、海螺等矿业集团和一批资源性企业的诞生与发展。“没有325地质队,就没有淮北市”,“没有322地质队,就没有马鞍山市”,“没有321地质队,就没有铜陵市”,是对地矿局历史贡献的真实写照。近年来,勘查发现比较典型的资源有:金寨沙坪沟钼矿,探明钼金属量245.94万吨,为世界级矿床,改写了大别山东段无大矿的历史;怀宁月山铁铜矿,系我省首个大型富磁铁矿;庐江沙溪地区已探明铜资源量150万吨,成为我省继铜陵之后的又一个大型铜矿资源基地;东至兆吉口铅锌矿,是我省首例构造热液型大型铅锌矿,查明铅锌资源量61万吨,刷新了皖西南地区找大型金属矿的历史;宣城茶亭铜金多金属矿,探获铜金属量169万吨,金金属量233吨,其中工业铜金属量65万吨,共生及伴生金金属量83吨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找矿又取得一重大突破。